前段时间,我跟一群朋友吃饭。而在饭桌上,当他们谈起自己最近的情况时,却彼此间显露出了截然不同的状态。
有的朋友说:“哎,最近市场环境不好,公司工作也不顺心,简直没法干了。”
还有的说:“我也是啊,公司年终奖都没有,开年会就是吃一顿饭凑合了事,这什么破公司啊!”
但也有朋友说:“最近自己稳步推进,刚刚获得晋升,挺感谢公司领导栽培的,继续努力就好。”
而通过他们的聊天内容,我分辨出在饭桌上基本分为两派,一派是混的不好的,另一派就是混的好的。
那些混的不好的人,总是爱说一些负能量的话,而那些目前为止发展不错的人,却非常的积极正能量。
这时,我突然意识到,这不就是人们常说的马太效应么。
马太效应源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
指的是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也就是两极分化。
在生活中这种马太效应随处可见,对于我们所关注的人脉、圈子、资源,也更是如此。
与什么样的人为伍
决定了你自己的未来
之前在一次EMBA活动上,有位教授就分享了他自己经历的故事。
他曾在清华大学举办一个活动,邀请了许多嘉宾来参加,这其中就有一位是美团高级副总裁,这位高管是清华大学七年的校友。
之后在活动间隙,教授跟这位高管聊天时问了她一句:“在清华这七年,你收获最大的是什么?”
那位高管回答说:“收获最大的不是知识,而是在这里认识了王兴,如果没有他就不会有之后的创业。”
事实上,毕业于清华大学的王兴,的确是通过自己的创业,带动了一些身边人的发展。
与此同时,有类似经历的也不仅仅是王兴一人。
前段时间,有一张“乌镇饭局”的照片火爆网络:
在照片里面,坐在一起的大佬们全是学霸。
腾讯公司马化腾,毕业于深圳大学;
联想公司杨元庆,毕业于上海交大;
今日头条张一鸣,毕业于南开大学;
小米公司雷军,毕业于武汉大学…
除了他们自身的精英属性以外,我们更应当注意到,正是这一小群人,决定了周围许多人的发展。
如果能与他们为伍,那对自己的未来必定是起到助推的意义。
反之,如果远离了这群人,我们丢掉的就不仅是圈子,还有自己的未来。
优秀的人
都懂得建立自己的圈子
对于圈子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想想自己每天面对的,沟通的人都是什么样的人。
如果说,都是一些整天上班养鱼混日子的同事,或者是嗨皮玩耍逍遥的朋友,又或者是一些素质低下的负能量携带者,那么这些人都会成为阻碍你发展进步的围墙。
一个人如果想拼搏成功,自身努力是必要,但却不是首要。
而真正首要的,是能够让我们自己换一个圈子,从而能够避开低级圈子当中那些负面的消耗。
只有这样自己才能事半功倍获得快速成长。
之前曾有一位做企业的前辈跟我说,“经商做企业,如果想赚钱获得长久发展,那就需要组建自己的智囊团”。
就比如马云与柳传志等大佬所建立的湖畔大学,还有在商界各式各样的企业家私董会,表面上这跟平常的聚会没什么区别。
但实际上,这种优秀者所建立的圈子,会传递很多外界所不知道的信息。
比如哪些行业更有前景;哪些公司值得投资;哪些领域有新的市场与流量;哪些优质的资源被人忽视或低估等等。
这些信息,只会在一些固定的小圈子里流通,大家正是靠着这种信息不对称,与信息壁垒,才能够抢在许多人的前面获取资源,拿到成果。
而往往当我们普通人或者是圈外人知道这些信息的时候,那些优质资源早就被少数人攥在了手中。
这也就能够说明,那些牛人可以越发展越好,越发展越顺利,并不代表他们天赋异禀,也不是他们有多么幸运。
只不过,是比普通人多了一些高质量的圈子,多了一些有用的情报信息。
而普通人之所以艰难,就是因为各种圈子所产生的壁垒,很难让我们获取到关键信息。
凡事慢一拍,必然会与机会失之交臂。
破解马太效应,你需要做好这三点:
虽然圈子很重要,但我们要明确一点,真正有价值的圈子,是要靠自己用真刀真枪干出来的。
而那些靠着偷懒耍滑,纯粹去混饭局,递名片,加微信,只能说是混到了伪圈子。
而这种伪圈子就像是泡沫,一戳就破。
毕竟一个人如果自己没价值,那么认识谁都没有用。
所以行动具体方法,可以给你三点当参考:
1.具备危机意识,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
其实,人最怕的不是无知,而是失去理性的骄傲自满。
这样的人对自己没有衡量单位,也意识不到自身所存在的问题。
而他们在现实中,都会常把这三句话挂在嘴边:
(1) “现在挺好的,没必要成长!”
(2) “别人怎么样,跟我有什么关系?”
(3) “工作嘛,自己舒服就好。”
这样的人往往最后会沦为温水煮青蛙,难以自拔。
其实具备危机意识的作用,是让自己时刻保持警惕,做好准备。
而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则是对自身的理性分析,让自己能有一个空杯心态。
人若想进步,鸡汤与感性的理想固然重要,但要想付诸于行动,准备与空杯心态都必不可少。
2.终身学习,建立后发优势
在如今这种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人很容易就会产生知识焦虑。
而解决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坚持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己的大脑。
而那些现在看起来很优秀的人,即便他们有学历,有能力,有信息,有圈子,但是这只是现在的情况。
如果说领先者的优势只是一块敲门砖,一张门票,那么我们能否在后面追赶上,甚至是超越,则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学识。
只有成为终身学习者,才能培养出自身准确的信息分辨能力,建立起稳固的知识框架。
这样才能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知道自身的精力应投入到何处。
当一个人可以准确聚焦自己擅长的领域,那么建立后发优势,去赶超前者,才会留有可能。
3.放眼未来,做一位长期主义者
罗振宇曾说:
任何一个人,不管你的力量强弱,放眼于足够长的时间,你都可以通过长期主义这种行为模式,成为时间的朋友。
而这种长期主义的本质,是把自己所看重的事,当成用一辈子来做的事情。
其实现在我们多数人都处在马太效应的初期,也就是开始最难的时候。
自己一无资源,二没人脉,三无成绩。
要想熬过这段时期,我们没有捷径,只能默默坚持,哪怕是没有成绩反馈,哪怕是没有收获回报,自己也不能放弃。
等待的过程一定是痛苦的,但只要熬过去,一切就会有转机。
就像罗振宇在跨年演讲中,提到的那样:
“中华艺术瑰宝敦煌莫高窟,实际上并不是什么能工巧匠设计和制造出来的,而是普通的工匠,一笔一刀雕刻出来的。”
对于我们自己,也是如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