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摊,大民生
曾经“上不了台面”的地摊,被推到了舞台中央。
这两天,随着各地政策的出台,一则城管打电话喊商贩去摆摊的消息火遍网络。不少摊贩主接到电话后非常惊讶,惊呼“还有这么好的事啊,我要叫上其他人也来摆”。
路边摊被城管“驱赶”了很多年,但是在2020年,总理亲自为它正名了。各地也陆续取消对占道经营的考核。
5月28日,全国两会结束后,李克强总理亲自为成都“地摊经济”点赞。
6月1日,在考察山东一处老小区时,总理再次明确表示——
“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市场、企业、个体工商户活起来,生存下去,再发展起来,国家才能更好!我们会给你们支持的。”
这意味着,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等以往被认为影响市容并屡遭严厉整治的行为,将被宽容以待。对于很多人来说,此举无疑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触手可及的小摊贩让市民的生活十分便利,交易变得简单、快捷,生活成本也因此而大大降低。这种方便是双向的,以菜摊为例,允许小摊贩在城市摆摊出售季节性农产品,如西瓜等,比进超市显然要方便,价格上也会平稳些。
这一条小小的政策,可以让数万家庭在灾情过后,迎来希望。
已建成市级夜市街区33条
“地摊经济”不仅满足了人们的消费需求,还解决了就业问题,充满了烟火气,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从重庆市商务委获悉,近年来,重庆市将发展夜经济与传统商业转型、商圈提质升级、城市管理、民生就业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大力推进夜市街区建设。
一批具有产业特色、经营特色、文化特色、管理规范、环境优美、多功能、多业态夜市街区正在形成。截止目前,全市建成市级夜市街区33条。在渝中、江北、南岸初步形成了重庆夜经济集聚区。
渝中区较场口夜市、洪崖洞,江北区不夜九街、鎏嘉码头—星悦荟,南岸区弹子石老街、龙门浩老街、金辉铜元道成为广大“夜猫族”的打卡地。
夜市经济已成为我市一种新经济形态,在扩大消费和就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据介绍,重庆市将形成以主城为核心,区域性中心城市为重点,区县特色夜经济为补充的协调发展格局。打造一批不同类型的特色型、专业型、创业型夜市街区。
进一步利用两江四岸景观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建设“最重庆”品牌夜经济集聚区,打造重庆夜经济名片,提升夜经济发展质量。
在强力推进城市化转型的关键时期,这一良策解决了很多底层民众的生路,必将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当然希望各城市在放开地摊经济的同时,做好精细化管理,不要因为管理有困难而选择“一刀切”,也不要过度泛滥而影响居民生活,在“放”和“收”之前找到平衡点。
为“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松绑,并不意味着“大撒把”,放开了就不管了,必须明确,允许摆摊体现的是政策温度,必要的管理丝毫不能放松。
只不过,与以往的严厉整治相比,此次的松绑更多指向精准治理,管理的难度不降反升。对于以往习惯于驱赶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而言,这无疑也是一次考验。
让地摊经济成为城市真正的一部分,而不是临时刺激经济的特效药。
无论如何,城市允许摆摊都是令人欣喜的施政实践。尽管从政策到现实还会有些波折,“地摊经济”的春天是否来到还不好说,但总体而言,这样的弹性令人欣慰。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