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应用有哪些,盘点人工智能10大应用领域


2018年是值得回顾的一年,人工智能、5G、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相继爆发,特别是人工智能。与互联网技术有所不同,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可谓充满曲折,经历了寒冬和低谷后,终于在2018年迎来了发展黄金时期。

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突破,使其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加速落地。本文将盘点2018年人工智能技术的十大应用。

盘点:2018年十大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一、自动驾驶

今年3月28日,由东南大学设计的我国首款无人驾驶巴士正式运行,这款无人驾驶巴士完全通过计算机、雷达和导航等电子系统工作,可实现双向自动行驶、靠站自动停靠和自动避让障碍等多种功能。时隔四个月后,百度全球首款L4级量产自动驾驶巴士“阿波龙”量产下线,如今,阿波龙已实现万人试乘,安全运行一万公里,保持零事故。

从这两个案例不难看出,曾经遥不可及、困难重重的自动驾驶时代已经在2018年成为了现实,并将继续大步走来。

此外,一辆无人驾驶汽车能够做出瞬间刹车或急转弯,以避免事故的。它的反应速度比我们人类要快得多。但是现在来看,需要5G 技术的进一步成熟,自动驾驶才能够大规模普及。因为人工智能相当于自动驾驶的大脑,5G相当于传输神经,只有两者都具备才能保证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

2017年,自动驾驶获得投资约为40亿美元。而2018年,自动驾驶领域总共获得了超过70亿美元(合人民币近500亿元)的融资。可见,资本市场对于自动驾驶的前景也相当看好。

二、智慧医疗

2018年,以视觉影像诊断为主的智慧医疗开始兴起,并在短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效果。影像辅助诊断、电子病历、医疗大数据等智能化医疗手段和技术的应用已在国内各大医院初露锋芒。

同时,人工智能的早期诊断已经可以拯救心脏病和癌症患者。具体来讲,人工智能可以通过筛选大量的数字数据,学习和改进算法,发现我们不希望看到的结果模式,并希望基于这些见解做出明智的决定。

此外,基于现在外科手术人才和资源的严重短缺,在外科手术领域,凭借先进的控制技术,机器人在力度控制和操控精度方面明显优于人类。通过专业人员的操作,外科手术机器人已能够在骨科、心内科、神经内科等专业化手术领域获得一定程度的临床应用。

随着运动控制、神经网络等技术的深入发展,智慧医疗将更好的为医生和患者服务。

三、智能音箱

在今年双十一,智能音箱首次最大的卖点。天猫精灵方糖也斩获了天猫平台消费电子行业单品销量冠军,这是首次有其他产品取代手机夺得这一头衔,并受到广泛关注。

数据显示,2018年Q3全球智能音箱出货量同比增长197%,达到创纪录的2270万部,并在今年末有望超过1亿台的使用量。

聚焦中国市场,2018年中国智能音箱出货量也增长了12倍。在智能音箱市场销量,中国市场仅今年一年便增长了近100倍,达到580万部。

据IDC统计,2018年Q3,搭载百度DuerOS的智能音箱在中国市场出货量第一名,小度系列智能硬件在中国市场增速最快,市场份额增至24%。同时,在第三季度,中国的智能音箱市场也开始呈现出了天猫、小米、百度三足鼎立的格局。

四、智能教育

人工智能+教育的应用场景,大致可分为人工智能本身的教育普及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教学效果两大类。后者可细分为助力教育机构管理提效的场景、辅助教师教学提效的场景、帮助学生学习提效的场景及新颖度较高的自适应学习。

其中,自适应学习是人工智能+教育的热门应用场景,也是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应用,比较典型的项目有松鼠AI(上海乂学教育)和英语流利说等。

教育行业对于整个未来AI的作用期待很高,有关专家指出, AI是什么?就像教育,我们可以把它也叫做零或者一的概念,教育的开始是一,需要靠人去实现。而AI是在添多少个零的状态,可能在当前的时间点我们的AI刚刚加了一个零,但是未来或许有无数个零可以添在后面。

五、智能制造

近年来,全球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改造仍在持续推进,从汽车、工程机械等大型装备领域向食品、饮料、服装、医药等消费品领域加速延伸。

同时,工业机器人开始呈现小型化、轻型化的发展趋势,使用成本显著下降,对部署环境的要求明显降低,更加有利于扩展应用场景和开展人机协作。

2018年,多个消费品行业已经开始围绕小型化、轻型化的工业机器人推进生产线改造,逐步实现加工制造全流程生命周期的自动化、智能化作业,部分领域的人机协作也取得了一定进展。随着机器人控制系统自主性、适应性、协调性的不断加强,以及大规模、小批量、柔性化定制生产需求的日渐旺盛,消费品行业将成为工业机器人的重要应用领域,推动机器人市场进入新的增长阶段。

六、智能物流

2018年下半年,,各互联网巨头纷纷开始了无人系统的落地项目,这其中包括了京东的无人配送平台,永辉的配送无人机,苏宁的无人小店和美团刚刚发布的无人配送平台。

毋庸置疑,仓储及物流行业历来具有劳动密集的典型特征,自动化、智能化升级需求尤为迫切。

近年来,机器人相关产品及服务在电商仓库、冷链运输、供应链配送、港口物流等多种仓储和物流场景得到快速推广和频繁应用。

无人配送系统已能够采用人工智能算法及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路径规划和任务协同,并搭载超声测距、激光传感、视觉识别等传感器完成定位及避障,最终实现数百台机器人的快速并行推进上架、拣选、补货、退货、盘点等多种任务。

在物流运输方面,城市快递无人车依托路况自主识别、任务智能规划的技术构建起高效率的城市短程物流网络;山区配送无人机具有不受路况限制的特色优势,以极低的运输成本打通了城市与偏远山区物流航线。

仓储和物流机器人凭借远超人类的工作效率,以及不间断劳动的独特优势,未来有望建成覆盖城市及周边地区高效率、低成本、广覆盖的无人仓储物流体系,极大提高人类生活的便利程度。

七、沉浸式体验

虚拟、增强和混合现实(Virtual,Augmented and Mixed Reality)则在改变人们观察和与数字世界互动的方式。目前,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市场尚不成熟,还处于碎片化阶段。

为了推动实现真正有形的商业效益,各企业必须审视特定的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应用的真实场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同时优化设计、培训和可视化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工业AR也将带来生产方式的改变。在未来智能工厂生产过程中,人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而未来工厂增强现实AR将发挥很关键作用,在智能制造过程中可用于如下场景:监控流程和生产流程,生产任务分步指引,如手动装配过程指导;远程专家业务支撑等。

八、智能机器人

2018年,智能机器人行业可谓百花齐放,各式各样的机器人层出不穷。今年随着智能交互技术的显著进步,智能陪伴与情感交互类机器人正在逐步获得市场认可。

现代工作和生活节奏持续加快,往往难以有充足的时间与合适的场地来契合人类相互之间的陪伴与交流诉求。

以语音辨识、自然语义理解、视觉识别、情绪识别、场景认知、生理信号检测等功能为基础,机器人可以充分分析人类的面部表情和语调方式,并通过手势、表情、触摸等多种交互方式做出反馈,极大提升用户体验效果,满足用户的陪伴与交流诉求。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进步和认知推理能力的提升,智能陪伴与情感交互机器人系统内嵌的算法模块将会根据不同用户的性格、习惯及表达情绪,形成独立而有差异化的反馈效果,即所谓“千人千面”的高级智能体验。

九、语音语义识别

2017年中国智能语音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105.71亿元,比2016年增长了70%,而2018年这个规模预计将达到159.7亿元。

纵向来看,从2011年到2018年,以深度神经网络为基础的语音识别建模技术迅速发展,语音识别乃至语音交互行业呈现出这样一个现象:全世界范围内的企业的建模技术万变不离“深度神经网络”这一宗,虽大同小异但又各显神通。

在应用端方面,C端应用主要有移动设备、汽车、家居三大场景,用来变革原有人机交互方式;B端则针对垂直行业需求,提升人工效率,比如帮助医生做电子病历录入,或代替部分人力工作,比如回答大部分简单重复的客服问题。

十、在线客服

在2018年,大多数人都在面临一个客服方面的疑惑,那就是会如何区分和你交流的是聊天机器还是真实的人类助手?

现在,许多网站都提供用户与客服在线聊天的窗口,但其实并不是每个网站都有一个真人提供实时服务。在很多情况下,和你对话的仅仅只是一个AI。而大多聊天机器人无异于自动应答器。

最有趣也最困难的是,这些聊天机器人必须擅于理解自然语言。显然,与人沟通的方式和与电脑沟通的方式截然不同。所以这通过人工智能中的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这些机器人能够理解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中所包含的实际目的,并在2018年得到了普及,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人工服务。

不难发现,AI技术虽然深不可测,但是归结到底还是为人类服务的。

无论是在帮助识别疾病还是为无人驾驶汽车,人工智能已经在2018年开始有了一定规模的应用,毫无疑问,人工智能(AI)应用将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