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0年,雷军:关于工作、成长,这是我的5条建议


小米10周年发布会上,有一款特殊的产品被发布,一本叫做《一往无前》的书。

这本书由著名传记作家范海涛历时390天,采访了100多个与雷军、小米有关的人写成的,雷军亲自作序、讲述的小米10年的热血历程。

小米10年,雷军:关于工作、成长,这是我的5条建议

10年的时间,小米这家构想诞生于餐巾纸,创业开始于一碗小米粥的小公司。已经成长为最年轻的世界500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商业奇迹:

用3年的时间拿下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第一宝座;

用4年的时间估值破450亿;

用9年的时间成为最年轻的世界500强;

用10年的时间营业收入突破200亿元。

小米10年,雷军:关于工作、成长,这是我的5条建议

关于小米、雷军身上的故事很多,”Are you ok”的土味英语、”饥饿营销”、与格力董明珠的10亿赌约,每一个都被人们津津乐道。但看完这本书,给我感受最多的是雷军带领的这帮狂热的人,他们对工作展现出来的专注、极致、热爱和努力,这里的每一个故事都会给我们普通人一些思考、启发和激励,现在分享给你,愿你也有勇气、动力和智慧一往无前。

01:关于顺势而为:

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但前提是一只有能力的猪

2007年,雷军在把金山做上市后,就隐退了两年。两年的时间他思考了很多,思考最多的一点是:为什么他做金山做得这么累,三次才上市成功?而阿里巴巴、百度、腾讯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形成新的三大巨头,市值都超过了100亿美元,最后思考出来的答案是自己和金山没有顺势而为,在互联网发展初期的大潮中,金山在忙着和微软打仗,没有看到周围早已改天换日。

雷军意识到,创业者最重要的是找到趋势,人不能推着石头往山上走,这样会不堪重负。在创业的路上,首要要做的就是爬到山顶,再随便踢块石头下去。

小米10年,雷军:关于工作、成长,这是我的5条建议

在隐退的2年,雷军一直在找新趋势,苹果手机的发布,让他意识到新的创业机会可能来临了,于是构思出软件+硬件+互联网的铁人三项模式,有了后来的小米。

站在风口上猪都能会飞,也成为当下流行的金句,对于创业者来说,找到新的趋势和风口,无疑就离成功更进了一步。但这句话也导致了很多人的盲目,风口下会有很多”猪”,但能成功的一定是有能力,有实力积累的那个。

雷军决定做智能手机小米,离不开他独特的商业嗅觉、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正确的商业逻辑,这背后是他16年在金山的摸爬滚打、2年商海投资的浴血奋战,并不是找了一个风口就扎了下去。

小米10年,雷军:关于工作、成长,这是我的5条建议

对于普通的我们,当然要紧跟时代趋势,对于新鲜事物保持好奇心,不断学习,不要只顾埋头走路,忘了抬头看看周围正在发生的巨变。但不要忘记,机会来临,抓住机会的一定是有准备和实力的那个。

如果自己没有实力抓住,再多的风口都白搭,盲目找风口,恰恰说明内心很浮躁,只是想找暴富的捷径,但任何捷径都是用实力做基础的。

02:关于热爱:

你真想去的地方,全世界都会为你让道

在作者范海涛眼里,小米这帮人是一群对手机很狂热的人。热爱成为了他们内心最原始的驱动力,做世界上最好的手机,只卖一半的价格,让每个人都买得起成为每个小米人的愿景。

在这一愿景下,任何困难和挫折都是可以度过的。

创办小米,雷军用一年的时间招兵买马,到处挖人,但对于新鲜事物,就算对方是科技大佬雷军,想要和他一起做的人并不是太多。

为了招人,雷军他们发明了一套用EXCEL表格管理候选人的方法。先让身边熟悉的人推荐认为合适这一职位的人,进行面试,在面试过程中,又会让候选人推荐他认为合适这一职位的3个人,将这3个人放到表格中,这样人才库就得到扩充,再进行筛选,找合适的人继续面谈。

小米10年,雷军:关于工作、成长,这是我的5条建议

工作繁琐、枯燥,而且变数很大、看不到希望,往往是面试100多个人,耗时一两个月都找不到彼此合适的的人。

创业初期,一年的时间,雷军都是在面试人,找面试人、等面试人中度过,一年多才勉强组建起他认为比较合适的软件、硬件、互联网方面的团队。

雷军说他招人、选人才不是”三顾茅庐”,而是”三十次顾茅庐”。雷军从不相信企业说找不到人,那只是说明你没有用心找而已。

这份耐心和较真,如果不是因为对工作的热爱,早就被耗得一干二净了。

小米10年,雷军:关于工作、成长,这是我的5条建议

喜爱你做的工作,你内心才会有一种渴望,这种渴望叫做想做成一件事,它会成为推动你不断前进、往上攀爬的驱动力,而不是像大多数人那样,整天叫苦、叫累,埋怨工作,然后得过且过。

这真的不是鸡汤,要么你就改变现状,寻找你喜爱并愿意为之付出的工作,要么你就闭嘴,把眼前的工作做好,寻找改变和选择的机会,一味的抱怨和负能量,只会让你陷在眼前工作的泥沼里,越挣扎越下沉。

03:关于人脉:

人脉的本质是价值互换

很多人执着于认识大佬,但你不能给对方提供价值的时候,认识多少大佬都没啥用。

创业初期的小米,深切感受到这一点。

小米网罗了很多摩托罗拉、谷歌、金山等互联网公司的人才,这些人才本身就在专业内有很高的地位、有很丰富的人脉,加上雷军、林斌等创始人在业内神一样的存在,原本以为供应商啥的根本没有问题,但几乎没有供应商想要和小米合作。

小米10年,雷军:关于工作、成长,这是我的5条建议

工程师颜克胜是业内比较有名的结构工程师,和很多头部手机供应商交情很深,刚开始他给小米找供应商,供应螺丝钉,那些之前交情很深的朋友直言不讳说的:”咱们吃饭、聊天都没有问题,但是生意就不谈了,你们这个公司能行吗,别最后货款都收不回来。”

一个螺丝钉就几厘的价格啊,一分钱都不到,但是人家就认为你没有能力,拒绝供货,别管之前咱们有多深的交情。

这样的事情在小米初期,多到数不过来。

屏幕供应商夏普连给小米说话的机会都没有,直接拒绝;

做触控的供应商派来两个人,直白告诉小米对接人:”我们知道这没有什么生意,就是老板让来一趟,不得不走个过场”;

包装纸供应商直接告诉小米:”对不起,我们老板没有听过这个公司,我们不做你的生意。”

小米10年,雷军:关于工作、成长,这是我的5条建议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小米创造业界神话后,再也不愁供应链的问题,供应商争着抢着和他们合作,以成为小米的供应商而骄傲。

这就是最残酷的社会现实:当你不行的时候,认识多少人都没用,公司如此,人更如此。

当雷军创业,找投资人、找合伙人、甚至后面组建团队的人,很多都是朋友直接或者间接介绍的,而这些关系的建立都是雷军在金山、或者当投资人时建立的人脉。

比如最后夏普供应商同意和小米合作,是雷军找了金山日本分公司的负责人沈海寅,后者又找到了夏普的负责人,在夏普中国销售总监陈基伟的帮助下,小米和日本财团三井商社建立了联系,然后在三井商社的安排下,小米才和夏普约好了见面时间。

你看,人脉其实是一环扣一环的,雷军因为之前的工作和经验组建的人脉为他下次创业提供了很多方便,但人脉的本质是价值交换,别人只是提供引荐机会,能拿得下合作还是靠你的真本事,你为对方提供的价值。

小米10年,雷军:关于工作、成长,这是我的5条建议

但很多年轻人热衷于社交,热衷于认识谁,却忘记了:你弱的时候,认识谁都没有用。

李嘉诚说:在你还没有足够强大、足够优秀时,先别花太多宝贵的时间去社交,参加各种各样的聚会,应多花点时间读书、提高专业技能,多见见你的客户。放弃那些无用的社交,提升自己,你的世界才能更大。

先自己拼命努力用能力创造一个机会,机会才能一个接一个来。

04:关于目标和时间管理:

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感觉很忙、很努力,但依然一事无成,更惨点,依然很穷?

因为,我们没有目标。

所以看见别人写作赚了钱去写作,别人考了CPA年薪三四十万,也去考,结果最后都不了了之,人云亦云,根本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雷军上武汉大学时偶然在图书馆看到了一本叫做《硅谷之火》的书,里面介绍是乔布斯这样的大佬创业的故事,兴奋的雷军一夜都没睡着,在行政大楼的操场上一圈一圈轧马路,天刚亮的时候就励志这一辈子一定要做一个不同寻常的人,维为此他还制定了很详细的目标和计划,包括两年内读完大学四年的课程,这些目标都实现了。

小米10年,雷军:关于工作、成长,这是我的5条建议

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你一定要知道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的目标在哪,然后把80%的时间花在你的目标上,这才是时间管理的本质:要选择好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事情。

选择好这件事就去做,目标要足够精确,路径要清晰,你才会摆脱越忙越穷的恶性循环。

总有最好的办法去做选择。

雷军在大学毕业后,就以半小时为单位详细记录自己的时间用在了哪里,做复盘和调整。雷军给22岁的自己定价,每小时40块钱,用定价的方法让自己做出更优的选择。

有人说,你别灌鸡汤了,成功的人说啥都对,是的,成功没有办法复制,但成功人身上的一些特质,我们学习、模仿、借鉴,是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小米10年,雷军:关于工作、成长,这是我的5条建议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一个比较现实的目标,把目标分解成每天的任务逼自己完成,每天有太多琐事去处理,就逼自己早起做那件最重要的事情,总有办法去做更好的选择。

这里分享一个雷军抗焦虑的办法,每天坚持走10公里,连续走一个月,走着走着就会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和力量。这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10公里走不了,我们可以从1公里开始,真正的感受如何,试过才知道。

05:关于专注、极致:

你认为努力的终点可能只是别人的起点

这里的终点和起点并不是生活或者物质上的差距,是努力的程度。很多人都说,我努力了,我也很拼,为啥就还是不行?但很多时候,你认为努力的天花板或许只是别人的地板。

雷军的工作时间是7*16,每天工作16小时,到小米以后时间有所缩小,每天工作12个小时,午饭的时间都控制在3分钟左右,最夸张的一次是一天开了23个会。

所以,你认为的努力,可能对于别人来说只是日常行为。当然,并不是说把时间排满就是努力的,努力有效的前提是专注、极致,否则真的只是打发时间了。

小米10年,雷军:关于工作、成长,这是我的5条建议

雷军在决定做智能手机前,见人就说手机。那个时候的他背着一个黑色的背包,里面放着当时市场上能买到的所有手机,和别人沟通时,这些手机就一个接一个码开,雷军在介绍手机参数和性能时,如数家珍,比专门做手机的人都了解的更详细。

在2007年后,雷军就给自己定一个规矩,就是所有的工作都要在手机上完成,不要用电脑,当时的2007年,手机上网还是一个很新鲜的事,但雷军就是用这种行为逼自己感受移动时代的变化和推进。

小米10年,雷军:关于工作、成长,这是我的5条建议

小米第一次发布会,雷军决定用PPT的形式展现。这份96页的产品资料,雷军用了2个月准备。小到每一个字、每一个符号,大到每一页展现效果,比如”这一部分是6块拼图,刚开始是在6个不同方向,最后通过动画的模式组合在一起””价格出现的动画效果,是最后比较大的字体落到纸面上”这种很细致、很具体的要求,雷总都要求到极致。

这样的故事在小米10年的每天历程中有很多,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看看被”神话”的大佬们的普通工作日常,否则我们真的都以为别人的成功都是因为天赋和运气,而我们都是没那么好运。你也会从这样的故事中得到一些激励、启发和思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