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
开直通车老亏本,吸引来了大量的流量却没成交;详情页面面俱到,转化却远远达不到预期。
你有没有想过:
为什么对手的详情页,做的那么Low,转化却那么高?为什么花了大量的金钱吸引流量,到头来却给对手做嫁衣?为什么你的产品做得比谁都好,消费者却不肯买账,宁愿去买那些什么都不如你的产品。
不是你不够努力,而是你没用对方法。今天继续跟大家分享提高详情页转化率的五大技巧。
01
使用做实验的技巧
–
做实验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明产品特点的方法。
1.什么情况下用这种方法?
证明产品的某个特性,比如:透气、牢固、耐磨、吸水等。
2.做实验的本质是什么?
用户是通过文字、图片、视频了解产品,在浏览详情页之前还没有使用过产品,所以做实验相当于模拟产品的使用过程,让用户觉得仿佛自己已经用过了,信任感倍增。
3.对应的用户心理
我们在做产品介绍的时候会做这样一个假设,假设用户怀疑我们所说的一切话。每当你想说产品有什么特点、什么效果的时候要反问自己:真的是这样吗,我凭什么相信你?
4.这种方法的好处是什么?
做实验这种方法具有天然的客观性,可以大大提高详情页的说服力。
比如在说衣服透气的时候,你会怎么说?可能是用“纤薄透气”、“透气快干”这样的词,这个详情页是这样做的:
直接说衣服很薄,我觉得你是在忽悠我。拿出测量仪给我看,我心服口服。
表达行李箱耐磨,直接说就是“防刮耐磨”,使用做实验的方法:
很明显后者更形象也更有说服力。
5.这种方法怎么用?
往往需要借助仪器、工具、参照物之类的东西,来表现产品特点,比如上面的刀。
02
使用畅销的技巧
–
1.销量不是最高,也能用这种方法吗?
不光销量 Top3 的产品可以用,其它销量稍好产品也能用。没有畅销,也可以制造畅销的现象。
2.这种方法怎么用?
a.特殊节日冲销量
如果你的总销量比不过别人,可以在某个节日、某一天跟他比,比如双十一当天销量第一,五月一号当天销量第一。
如果觉得双十一竞争太大的话,可以选五一、十月一、5越20号这样竞争小一些的节日。
b.把销量换算成每秒卖出多少
即使你选了一个竞争没那么激烈的节日,但总的销量还是不够高,那你可以试试把销量换算成每分钟、每秒卖出去多少。
比如这两年大火的护肤品牌HFP,在品牌发展初期,它的总销量跟平台原有的那些品牌是没法比的,双十一临近集中所有资源、投各种公号大V、低价优惠促销,最终在双十一当天冲到了一个不错的销量。活动结束之后,再利用这个销量数字做噱头,吸引更多人购买。
c.对于回购率高的产品,不说销量,说回购率。
3.对应的用户心理:跟着大多数人买不会错
03
连接熟悉的事物
–
科技类产品,有时候一种技术很抽象,很难表达清楚,可以试试连接到我们熟悉的事物上,用我们熟悉的东西解释不熟悉的东西。
用户熟悉的东西,才容易被理解。
比如一款耳机,它的声囊设计很特殊,能让声音让更嘹亮。如果去介绍声囊的形状、传声原理,很难把这件事情讲清楚,于是它把自己的声囊跟青蛙联系到了一起。
一看到青蛙,我们就会联想到它嘹亮的叫声,隔着几百米都能听到,从而理解了这个耳机声囊的特点。
连接到熟悉的事物,需要你发散思维,学会联想。
比如要表现一个耳机很轻,就要思考:人们会把什么东西跟“轻”联系起来?羽毛、树叶、蚂蚁、空气……
上面两款耳机一个是连接到“羽毛”,一个是连接到“蚂蚁”,都是人们熟悉的东西,也是人们印象中能表达“轻”的东西,让用户非常直观地感受到了它们轻的特点。
04
不说卖点说体验
–
食品、饮料类的产品,你是不是也厌倦了产地、原料、工艺这样的描述?这种情况下,你可以先放下产品的卖点,说一说产品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有趣的事。有趣的人更受欢迎,有趣的产品也更受青睐。
你看过的啤酒的详情页介绍,是不是这样的:优质大麦、啤酒花、新鲜大米、百年酵母、优质水……
目前大多数食品和饮料的详情页都是这种模式,介绍完原料介绍工艺,介绍完工艺介绍厂家。这样的详情页,就不要说购买欲望和转化率了,让人完整地看完都很困难。
枯燥的详情页,一屏都嫌长。有趣的详情页,10屏也不觉得多。比如下面这个
让我们想起了上次团建的时候,老板喝醉了的囧样。平时严肃苛刻的老板,也只有在喝醉酒之后才能被我们这样捉弄吧。
看球,有时候只是我们想喝酒的一个理由罢了。
男人之间,没什么是一箱酒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是两箱。
好玩有趣的文案,搭配日常生活的场景,用户不知不觉就刷了很多屏详情页,再把产品的卖点穿插其中,博君一笑的同时,让用户牢牢记住了你的产品。
05
恐惧也是驱动力
–
1.为什么你的详情页看完没有购买欲?
有时候会接到咨询,“老师你看下我的详情页,为什么总感觉没有购买欲望,好像买也行,不买也没什么影响。”
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你的详情页一直在从正面说,一直在说买了产品会多么多么好,而没有说不买产品会怎么样,会有什么严重后果。
这就是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第五种方法:恐惧也是驱动力。通过调动人们对某件事物的恐惧,来激发购买本产品的欲望。
2.反面着手,利用恐惧
比如一款修护类精华,如果从正面去说是这样:“修护肌因,水润年轻。”很明显,这样的描述缺乏打动力,没有调动用户任何情绪,也没有激发他的购买欲望。
如果从反面去说呢?如果不买这种修护精华,用户会面临什么伤害,有什么后果?
用户平时用的手机和电脑中有大量蓝光,如果不使用这种修护类的精华,会导致肌肤修护力下降60%!
用户本来觉得这个修护精华买不买都行,看完这屏详情页才知道原来蓝光的伤害这么大,平时对着手机和电脑的时间又那么长,由原来的可买可不买变成了非买不可。这时候,恐惧心理变成了用户购买的驱动力。
3.使用方法
一款保温杯的杯盖上有感温硅胶,当温度变化的时候硅胶会变色,提醒你水热不要喝。
根据上面提供的信息,请你使用恐惧诉求这个方法去出文案,你会怎么写?
“小心烫伤宝宝!”“别烫着孩子!”请问你看了上面的文案,感到恐惧了吗?反正我没有。
但如果这样写呢:宝宝还在用嘴巴试温度吗?
看完是不是有“心里一震”的感觉?心想:我平时就是用嘴巴试温度的呀,以前没觉得哪里不好,你这样一说我才注意到,如果让宝宝这样试温度,是会烫着的呀。
这才是恐惧诉求正确的用法,先引起恐惧和震惊,再吸引用户去了解产品。
怎样写出来的文案才能达到让用户“恐惧”的效果呢?
顺着用户的思维习惯、使用习惯去想,有时候还要顺着他说。有个词叫“不破不立”跟这个差不多。
比如上面的保温杯的例子,用户如果不用我们的保温杯,没有感温硅胶的话会怎么样,你就顺着她的习惯去想,他会用嘴巴试温度。
这样想出来的文案才会有细节,有细节才会有共鸣感,才会有“心里一震”的感觉。笼统的说严重和危害,不能勾起用户的回忆和联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