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洋创业成功案例(揭晓李海洋领跑校园创业项目)


  • 新闻来源:河北工人报
  • 点击数:
  • 日期:16-10-28 06:41:48
李海洋:领跑校园创业项目

他出生于承德农村,曾一度靠摆地摊挣学费和生活费。然而,他善于在生活中发现商机,大学期间代理手机“情侣卡”,两个月赚了50万元;创办校园快递,大学毕业时,个人流动资产达到500余万。从没钱上大学到如今拥有六大类创业项目,李海洋的每一次创业都与校园有关。他说,自己未来的创业之路,也不会离开校园。 在今年第二届“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初赛暨河北省青年创业创新大赛上,李海洋的“海洋特色教育创业基地”项目斩获大赛二等奖。

■摆地摊发现商机卖手机卡掘得第一桶金

李海洋出生在承德市承德县岔沟乡下局子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父亲四级伤残,妈妈患有高血压,大姐患有精神疾病。他家是村里有名的困难户。

2008年,李海洋以高考提前批免试生的身份进入河北体育学院运动训练系网球专业学习。入校时的学费是靠着他暑假打散工和乡亲们帮忙东拼西凑的钱交上的。李海洋说,当时,他交完学费,只剩下66元钱。

为给自己挣上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李海洋总是利用课余时间到处打短工。他干过一天工作13个小时只挣27元钱的发单工作;也在高校附近摆地摊贴过手机膜。因为担心被自己学校的同学嘲笑,李海洋特意把摆地摊的地方选择了河北经贸大学的门口。就是这份摆地摊的辛苦活儿,让李海洋发现了其中的商机,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

“有一天我的摊位前来了一个学生,问有没有手机情侣卡。之前我在打工时知道运营商有亲情1+1业务,与他的要求相近。我心里有了谱,大胆地收了对方50元的定金。”李海洋说,对他而言,只要能赚钱,任何机会都不能放弃。

通过联系运营商,李海洋发现高校手机情侣卡因为通话免费,在大学生中颇受欢迎。经过重新包装,他把“情侣卡”迅速打入校园市场。

李海洋说,“情侣卡”的销售,让他两个月挣了50万元,这是他在创业路上挖到的第一桶金。

然而,就在李海洋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情侣卡”的业务突然被停止,手机卡无法使用,而当时李海洋的“情侣卡”用户已经有四、五千户。

那段时间,李海洋经常要面对用户全天的询问。用户们给李海洋打电话,上来就说他是骗子。有很多同学劝李海洋,索性更换手机号码来逃避这次危机,但他却选择了面对。通过不厌其烦地和运营商以及相关部门沟通,运营商终于再次开通了“情侣卡”的业务,化解了他的这次危机。

■创业的行动派校园快递利润丰厚

读大二时,李海洋发现学生门毕业时,在校生活三、四年积累的一些衣服、书本等物品需要运送回家。但当时快递公司的业务员们是不允许进校园的。同学们只能互相帮忙,一起把行李抬到校门口。“我觉得这事儿让学生们感觉非常不方便,而且发快递的价格也很高。这时候,我就瞄准了校园的快递市场。”李海洋向来是个行动派,想到就马上去做。他开始联系各个高校和快递公司,想与他们谈合作,由他负责校园的快递业务,但他的想法却遭到了双方的质疑。

遇到的困难并没有让李海洋打退堂鼓,他看准了校园不能轻易地让社会上的快递公司业务员进校园的制度,利用自己的优势去找各大高校的保卫处。他拿着自己的身份证、学生证以及学校的介绍信挨个找学校的相关领导商谈,同时,他承诺让该校学生做代理,以减少社会人员出入学校的次数,降低安全隐患。最终,李海洋顺利地拿到了周围十几所高校的授权。随后,他又向快递公司承诺,在毕业季每月完成十万元的业务量。

一步步创业,一步步累积,到2013年毕业时,李海洋的个人流动资产已达到500余万元。现在,李海洋已经与石家庄市43所高校、四家快递和托运公司达成了合作,每年利润超过百万元。

■领跑校园创业项目让更多学生靠创业改变命运

“客户定位是最关键的一步。我最熟悉的是校园,最了解的人是学生,所以我的定位就是学生,每一个环节,包括衣食住行,这当中都有商机。”李海洋说,作为创业者一定要有十足的信心、迅速执行的决心、坚韧不拔的恒心。

2014年6月,李海洋与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海洋特色创业教育基地。海洋创业班其实就是校企联合办学,自主招生,开设一系列特色专业,培养创新、创意、创业型人才。学生除了学习原有的专业课程外,还融入了创业创新课程的学习以及创业项目的训练。海洋创业班的招生对象和条件是像李海洋一样来自贫困的农村家庭,报考时必须出具贫困家庭证明,三年的学费由李海洋全部支付。“这是未来的一种趋向,也是一个符合国家政策的创业项目。我想把我自己在大学成长当中学到的一些创业经验分享给学生。”李海洋希望,有更多像他一样的孩子都得上得起学,同时,也能靠创业改变自己的命运。

目前,李海洋以“海洋特色教育创业基地”为主线,同时,还运营着化妆品、饭店、旅游、企业管理、广告公司共六大类的创业项目。海洋特色教育创业基地已在省内与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河北旅游职业学院三家院校达成合作,共开设了市场营销、智能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工商企业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五个专业。截至目前,这三所院校海洋创业班的在校人数已达到300余人。“下一步,我将根据现有模式,开展与省内多所高校的深度合作。”李海洋说。

“我要做校园创业项目的领跑者,无论泥泞、荆棘都会风雨无阻、勇往直前。”这就是李海洋,一个为了生计、为了完成学业,逼着自己去创业、不断寻找商机的年轻创业者。 ■本报记者哈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