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股票的发展由来
鸦片战争结束后,一些外国洋行和外资企业相继进入中国,同时也把股票这种西方人的玩意儿带进了中国。而中国人拥有属于自己的股票,则是从洋务运动开始的。轮船招商总局发行的股票就是中国人自己发行的第一枚股票。这时的股票样式比较单调、朴素,白纸黑字,分为股份票和存根两栏。
清朝股票
那时中国第一家近代轮船航运公司开办后,由于亏损严重,便交由当时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文华殿大学士李鸿章来接手。李鸿章可是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于是他打着求富的旗号,奏请将轮船招商公司改组,试办轮船招商总局。公元1872年,同治皇帝大笔一挥,批准了李鸿章的奏折,正式成立轮船招商总局。不过这奏折虽然是批了,但是让李鸿章头疼的事情还在后面呢。
原来,老佛爷慈禧太后在同治皇帝的准奏后面,又添上了一句话:朝廷手头上也紧,你自个儿想办法去吧。这就叫政策照给,资金自筹,这一下子可把李鸿章给难住了。不过李鸿章也不是省油的灯,于是当晚他就找来造船界的巨子朱共昂,也就是后来的轮船招商总局的董事长,一起商量这一大笔资金问题。一开始两个人都先按照官场上的习惯,相互兜了一番圈子,等都摸清了对方的态度之后,不约而同想到了一个人—容闳。
容闳是清政府第一批官费的留学生,是个高材生,而且还著有《西学东渐记》。早先这个容闳就有过计划,以股份制的形式创办造船厂,而且还拟定了一份《联设新轮船公司章程》,这可是中国最早模仿西方股份制筹组股份公司的设想。可惜的是,这份章程报到总理衙门之后,由于多方掣肘,所以导致最终没能够通过。不过这份章程给李鸿章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而且正好符合现在的这个状况,于是李鸿章和朱共昂两人对着这个章程反复思量,最后终于决定按照这个办法来。
那个时候政治官僚们讲究的是,君子耻于言财,不过从小便饱读诗书的李鸿章可不管这一套,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那就是开创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股票,于是轮船招商总局成为中国近代第一家发行股票,面向社会筹集资本兴办的新型股份制企业,号称中华第一股。这个中华第一股一出来红极一时,轮船招商总局的原始股是每股为一百两白银,这还不算什么,更惊人的是,公元1882年,居然被炒到了每股二百六十五两白银,这样高的惊人股价居然还有人敢买,充分证明了中国古人和现代人在炒股这件事上同样疯狂。受到轮船招商总局的影响,大大小小的企业都想要来分一杯羹,于是公元1880年开始,举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兴办股份制企业的高潮,甚至还催生出了中国第一家带有证券交易所雏形的股票公司—上海股票平淮公司。于是,股票这个新名词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被人们广为接受。
招商局股票兴起之后,国人对股票开始狂热起来,并迅速发展到了不管公司业绩好坏,能否获利,有股就买的地步。正如1882年9月2日的《申报》所评论的:“今华人之购股票者,则不问该公司之美恶,及可以获利与否,但有一公司新创、纠集股份,则无论如何,竞往附股。”
在股市里,狂热,往往就是危机的前奏。
1883年10月,对矿业股票的过分投机,导致中国迎来了历史上第一次现代意义上的金融危机。当时,矿业股票暴跌,形同废纸,其他原本信誉良好的招商局、开平矿务局股票也是一落千丈。
于是,股市崩盘,股民最终血本无归。
这是中国首次股票危机。
民国时期股票发展:
民国时期股票
1914年底,北京政府颁布《证券交易所法》。时孙中山先生觉得创设交易所,可以为革命事业筹措资金,经与倾向革命的上海工商界诸大佬商议后,决定发起创办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但因孙中山先生不宜亲自出面,于是遂委托张静江、虞洽卿、戴季陶、闻兰亭和蒋介石等人具体操办,并成立秘密组织“协进社”,专职开展筹备工作。
1917年1月,由孙中山领衔,虞洽卿、张静江、戴季陶、赵家蕃、张鉴、赵家艺、盛丕华、洪承祁共九人具名,将拟具的申请开办交易所呈文,报请北京政府农商部核准。但农商部迟迟没有批复,只是让虞洽卿他们先行试办证券业务。其内中缘由,则主要是实业家张謇等人的反对。经过三年的扯皮,最后在虞洽卿、闻兰亭等人的多方疏通下,加之上海工商界的鼎力支持,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最终在1920年2月得到了农商部正式颁发的营业执照。
1920年7月1日,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在四川路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正式开业,由虞洽卿出任理事长,交易物品有证券、棉花、棉纱、布匹、金银、粮食、油类、皮毛等。开业当天,场面极为壮观,锣鼓喧天、旌旗飘扬,有上千人莅临出席,实可谓上海工商界之一大盛事。当时孙中山先生虽身在广州,但仍寄来“倡盛实业,兴吾中华”题词,以志祝贺。
就在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开幕的当日,《申报》就已刊登出一则广告:“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五十四号经纪人陈果夫,鄙人代客买卖证券、棉花,如承委托,竭诚欢迎。事务所四川路1号3楼80室。电话:交易所54号。”
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开业半年以后,获纯利50万元,年收益率超过80%,本所股价高达60元,最高时窜至100元以上,棉纱、棉花和证券交易均十分活跃,一时众商趋利,蜂拥而至,连原先在日商取引所做投机的商人,也纷纷改换门庭,集中到了证券物品交易所。其他商人见钱眼开,也纷纷开办交易所,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上海竟开业大小交易所上百家,莫不获利。
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与张静江等人又于1920年12月15日合资创办恒泰号经纪人事务所,投资股本3万5仟圆,分35股,每股1000元,资本几乎是茂新号的10倍。其中张静江5股,其侄儿张秉三4股,全家人共13股,占三分之一以上,因此由张秉三出面任经理;蒋介石(化名蒋伟记)4股(由张静江代交);戴季陶2股,陈果夫1股。在该所契约上落款的人,都盖章为据,只有蒋介石是由张静江代为签字的;次年5月31日,在蒋介石与戴季陶、张静江等人合营利源号契约上,蒋介石的名字是由戴季陶代签的,可见蒋介石的心思并不在此,完全是那帮商界朋友捧他的场。蒋介石将恒泰号的经营活动,也交由陈果夫代理,但幕后老板还是蒋介石。这家经纪人号不仅做买卖,而且还成为国民党的一个秘密据点,负责招兵买马事宜。由于这段时期上海股票市场的火爆,张静江、陈果夫等人在证券市场买空卖空,投机倒把,大发横财,张静江曾借给蒋介石一笔钱作为“经纪人”,化名“蒋伟记”,附在恒泰号上进行交易,获利丰厚。茂新号也开始赚钱,陈果夫一改原先“凄咽含泪”的腔势,不断向蒋介石报告喜讯。张静江等人的股本和经营所得,曾为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事业提供了大量活动经费,张静江也因此获得了国民党财神爷之称。
除茂新号、恒泰号和利源号三家经纪人营业所外,蒋介石还参与了新丰号、鼎新号经纪人营业所的创办,但具体情况不详。
1921年初,交易所股价已由120元抬高至160元,到年终时竟涨到每股200多元,犹如脱缰之马,横冲直撞。但凡事物极必反,随着交易所的数量越来越多,光怪六离,问题百出,已完全失去了“平准市价”的作用,终于酿成了1921年的信交风潮,许多交易所纷纷倒闭。
上海交易所虽得以幸存,但也时停时续。1929年,该所花纱布并入上海华商纱布交易所,1933年证券部合并于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至此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宣告解体。
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虽历时不长,但作为我国第一家综合性交易所,其历史意义非同凡响。
新中国成立后股票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曾经发行过国家经济建设公债,一些公司也发行过股票。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股票筹资基本退出工商企业领域。改革开放后,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复杂过程,正是以股票为标志性发端,证券史的源头正是体现在股票上。随着时代的发展,股票的定义也有了变化。如今,股票是股份公司发行的所有权凭证,也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每支股票背后都有相对应的上市公司。同时,每家上市公司都会发行股票。
同一类别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权是相等的。每个股东所拥有的公司所有权份额的大小,取决于其持有的股票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比重。股票是股份公司资本的构成部分,可以转让、买卖,是资本市场的主要长期信用工具。
上海证券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多为国民经济支柱企业、重点企业、基础行业企业和高新科技企业。
深圳证券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分为中小企业版,创业版。
与美国股市相比,中国股市仍然处于成长阶段。从1990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试营业到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再到2009年10月30日,中国创业板正式上市。新中国股市的历史不过短短28年时间。1811年经纪人签署《梧桐树协议》,之后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开始运营,美国股市正式诞生,至今美国股市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
中国股票市场仍需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才能追赶上美国股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