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的“退”,给京东换来了更多的“进”。
这两年,京东系进入到了“收获期”,一年三次IPO让刘强东成了当之无愧的“IPO之王”。三家港股上市公司,超1.5亿的市值,这是京东系最好的时期。
2019年4月,刘强东一篇《地板闹钟的故事》叫醒了18万的京东的兄弟们,裁员、降低快递员的公积金、取消底薪。
京东物流内部一场大变革就此拉开。
那封6000字的长信中,刘强东表示,京东物流已经连亏了12年,如果再这么亏下去京东物流的融资就只能够烧两年。
当时,刘强东有两个判断:
第一,外部订单量太少。
变革之后,京东系的快递小哥收件勤快了很多,据京东相关人士透露,收入也比之前略有提高。
第二,内部成本太高。
所以,刘强东就调整了快递员的收入结构,据说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实际上,2018年2月,京东物流刚完成了一轮25亿美元的融资,投资者包括,招商局资本、高瓴资本、腾讯投资、红杉资本、君联资本、鼎晖投资等,投完之后,京东物流估值约为13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53亿元),按照京东IPO开盘价计算,三年时间这些投资机构已经赚了快两倍了。
按照刘强东的公开信,2018年,京东物流净亏损超过了23亿元(实际亏损27.65亿元)。
很庆幸,京东物流两年后依然还在坚持,而亏损也在继续。更庆幸的是,亏损了十四年的京东物流走到阶段性的节点——IPO。
京东物流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分别亏损27.65亿元、22.34亿元和41.34亿元。
一声锣响,京东物流以2800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298亿元)的市值开盘。
收盘后,京东物流高开低走最终报收41.7港元/股,涨幅3.32%,市值为2540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084亿)。
对于2020年扩大的亏损额度,京东物流在招股书中表示,目前将物业的增长以及扩大市场份额的优先级置于盈利能力之前,因此中短期之内,盈利状况还有可能出现大幅波动。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京东物流总收入同比增长了47.2%,至743亿元。虽然总营收不及顺丰控股的1540亿营收,但是增速跑赢顺丰近十个百分点,这也是市场给予一家亏损公司2540亿港元的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原因是外界不认为这是一家纯粹的快递公司。
刘强东曾定义京东物流时说过:“我绝对不认为我们是一家快递公司”。
刘强东的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相比于“三通一达”以及顺丰,京东物流的确有本质上区别,因为京东更多的是To B业务,而其他则更多是To C业务。
数据显示,2020年京东物流的企业客户就超过了19万家。
除此之外,自建仓储的重资产模式也是京东物流的一张王牌。截至2021年3月31日,京东物流运营的仓储超过了1000个,总面积超过了2100万平方米。
重资产模式以及对供应链的持续打磨,让京东物流有了更好的客户体验,也让市场对它有了不一样的估值。
未来时代,谁越快、服务越好,谁就能取得更多的市场。
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薛龙曾表示:“京东物流的发展拥有不可复制的成长路径,相信京东物流上市后,将构筑起更强的竞争壁垒,打造完善的智能物流供应链体系成为新一代物流供应链科技服务商的引领者”。
凯辉基金相关人士也表示:“京东物流这种模式的建立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且短期内无法复制,不具备足够规模及基础设施的参与者难以突破”。
目前,对于京东物流来说,赚钱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继续扩大客户规模。
刘强东曾经说过:“只要做的事情有价值,那么盈利一定不是问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