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小时候的梦想是当一名科学家,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跟着生活的脚步不得不放弃这个梦想。可能你已经记不清三角函数公式,也忘了怎么做电解水实验,更不了解地中海气候特点…但如今,你可以通过抖音上的科普短视频,从一个有趣的角度重拾知识。
字节跳动平台责任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4月30日,抖音上粉丝过万的知识类创作者近2.9万个,累计发布超过664万知识类短视频,累计播放量近6600亿。
与平台整体抖音号相比,万粉知识类作者所发布的视频、条均播放量、分享量、粉赞比,都远高于平均水平,在以人工智能分发的抖音平台上,用户的主动关注行为背后是持续跟进内容的意愿,这也说明了知识类内容在粉丝沉淀上更有优势。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7月,字节跳动旗下产品全球总DAU超过7亿,总MAU超过15亿,其中抖音DAU超过3.2亿。以抖音知识科普类账号为例,想从该赛道脱颖而出,有哪些方法可用?
关注官方举办的挑战赛
1、传统文化类
去年3月,抖音和共青团中央共同发起“#我要笑出‘国粹范’”话题,大力推广传统文化精粹,给人印象深刻的还有“#我变脸比翻书还快”、“#皮一下很开心”、“#谁说京剧不抖音”、“#我变脸比翻书还快”等。
其中挑战赛“#嗯~奇妙博物馆”的一条视频,《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累计播放量在当时突破1.18亿、点赞量高达650万,文物珍宝背后的故事引起千万网友注意。在抖音的平台上,知识就像万花筒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2、自然科学类
今年3月,抖音发起“DOU知短视频科普知识大赛”,通过“#人人DOU是科学家”话题进行投稿,号召全国科研机构、科研人员及其他有科普内容创作能力的机构和个人,用基于抖音短视频平台积极创作、发布科普短视频的方式,提升大众的科学素质。
最终,这次大赛共收到作品1078条,涵盖科学知识、科学实验、科学考察、科研成果四大主题,累计播放量超过3亿。在“抖音科普顾问团”的评选下,3个一等奖作品、5个二等奖作品、12个三等奖作品,及15个分类奖作品入围。
获奖名单公布后,抖音趁热打铁发起“#我的高光时刻”,用搞怪科学的娱乐方式激发网友对思考、创新的兴趣,引导大家了解科学。
3、生活智慧类
生活智慧类的挑战赛门槛稍低,宠物驯养、社会通识、基础教育、育儿心得、美妆穿搭都可以成为科普主题,比较热门的挑战赛有“#涨知识”、“#懂车小知识”、“好书联盟”、“#致敬经典”、“#问答王者”等。
官方每次发起挑战赛都意味着会有一定流量倾斜,所以在抖音上若想深耕知识科普类赛道,这部分流量不可错过。
观察同类对手取长补短
在信息过量和注意力稀缺的时代中,短视频带来的信息广度比传统媒介更多,抖音特色的背景音乐可以引导用户在碎片化时间里欢乐的获取知识。
一般来说,在抖音上制作科普短视频的创作者主要分三类:
1、专业、权威机构
代表抖音号有中科院之声、中科院物理所、中国科普博览、科普中国等。
“中科院之声”这条燃烧恒星“卡路里”的视频,在讲解天文现象时用火箭少女101演唱歌曲《卡路里》作为配乐,画面内容的编排随着音乐进行,将天文现象拟人化,趣味十足,虽然短暂的视频中出现了丰富的科学名词,但在抖范BGM的调剂下得以深入人心。
“中科院物理所”也将严肃的科学娱乐化,以大众易懂的方式,用电磁学分析“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句让人耳熟能详的诗句,将电磁场与生活智慧相结合,玩着学习。
2、科研人士、教师
代表抖音号有陈征博士-科学实验大玩家、向波老师、福祥物理实验、只露声音的宫殿君等。
@福祥物理实验 的运营者是一位有40年教龄的物理老师,他通过录制现场做实验的视频,带领大家学习各种各样的物理知识,并在实验过程中分享自己的制作成果,满足大家在实践中学习的愿望。
@陈征博士——科学实验大玩家 做的物理实验乐趣丛生,看他的科普抖音号,更像是身临其境,在玩中学物理。
3、科普团队
代表抖音号有宇宙大爆炸、地球村讲解员、人类观察所等。
@人类观察所 的几位创作者戴着卡通形象头套进行故事情景再现,以这条科普“棘轮效应”的视频为例,通过商纣王恣意骄奢断送江山的例子,为网友具象化心理学中的棘轮效应——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地球村讲解员 用科学严谨的理论、丰富直观的图文、视频,让网友感受和了解地球上各种各样的冷知识,帮我们更加了解自己所居住的环境。
知识是未来社会的核心资源与核心动能,毫无疑问,抖音不仅在短视频知识传播平台转型过程中走在了前列,还为大众提供了了解世界的窗口。随着知识类内容在抖音平台上日益受到用户的欢迎,未来科学知识与科学家们将借助抖音得天独厚的优势,从背后走到前台,打造自己的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