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福建当地会友,流行约茶。
一次,有位朋友从厦门回来,兴致勃勃的说要找我们分享他私藏好几年的2011白毫银针。
于是乎,一番呼朋唤友,邀来了四、五人喝茶聚会。
当时,大家流行自带主人杯赴约喝茶。
淘一个精致的茶杯或茶盏,包进厚棉布袋内防磕防碰,随身带着出门。
和自带餐具入席略有不同的是,带着自己专用的茶杯出门喝茶,别有一番情调。
到了朋友新迁的住处后,看到了好几张熟面孔。

当时有位A君,他在往外亮出他的降坡泥主人杯时,大家顿时笑作一团。
原因是,容量太大了!
一眼看去,跟平常在饭店里常见的汤碗差不多。
尤其是A君将他的主人杯,放在一旁和朋友的盖碗相比,竟然不相上下。
这一下就尴尬了。
这意味着,一道茶汤泡出来,还不够装满这个主人杯。
可在场同时喝茶的,还有四、五个客人,这可如何是好?

《2》
见状,A君也略显尴尬。
据他所说,平时他在喝茶时,已经习惯了用这个主人杯。
尤其是用了两三年后,经过茶水润养,现在这个降坡泥紫砂的主人杯光泽感特别好。
简直是,让人爱不释手。
想着今天出来喝茶,就顺手带上了。
“不过它的容量太大了,这么多人喝茶不方便倒茶。这样吧,我改用你家的细瓷杯,就不麻烦了。”
听完A君的提议,朋友赶紧应下了。
不然等到斟茶饮用时,这么大的一个茶碗,得用多少茶水才能装满?

如果说,每一道茶汤倒出公道杯后,平均匀分下去。
那么,A君的大茶碗内,估计只能分入浅浅一层。
这副场景往茶桌上一摆,肯定会与左右两旁的茶杯们,形成巨大反差。
若不是细看,还以为是主人家吝啬,舍不得分茶呢。
但如果,专门在泡茶时留出一道茶汤分给A君,让其他客人等着下一道茶汤再分茶。
这样也不合理,显得怠慢了其他客人。
不论怎么选,都让人左右为难。
但好在,A君主动提出了换茶杯,及时止住下一步的尴尬。

《3》
从A君的故事看,茶杯的挑选也有不少讲究。
譬如说,在容量的选择上。
应该选50毫升、80毫升、100毫升、还是150毫升呢?
建议是看使用场合来定。
据A君介绍,他的主人杯容量没有仔细量过,不过买来时据商家介绍说容量有120毫升。
从主人杯的选择看,这样的容量规格,无可指摘。
因为,主人杯的挑选,由个人喜好定夺。

部分男性茶客在喝茶时,喜欢选容量大一些的杯子,觉得这样的茶杯握感更有份量。
且从外观看去,也更大气硬朗。
容量高达100多毫升的大茶杯,能够容纳更多的茶汤。
有时候,甚至连公道杯都可以省去。
用盖碗泡茶时,直接将盖碗开口对准主人杯倒出茶汤即可。
待茶汤稍微降温,便可捧起茶杯暖手,直接饮入。
虽然说,这样的大茶杯/茶碗/茶盏在遇到多人喝茶的场合时,分汤饮用多有不便。
但是在独自一人独酌时,倒也适合。

尤其是,忙中偷闲,手头还有事情需要处理时。
直接泡出一大杯茶晾在一旁,随时都可以喝。
省去了不时冲泡、出汤、分茶的时间。
对素来有“工作狂”一称的A君来说,倒也实用。
等到深秋与寒冬,天气冷,低温低时,要是担心提前泡出来的茶汤易冷,还可以在底下加上保温杯垫。
带USB插电孔的保温杯垫,能够直接连着电脑补充电源。
对着电脑忙碌工作之余,随手就能喝到一杯热茶,再舒坦不过!

《4》
茶杯,有主人杯与客用杯之分。
单从容量大小看,主人杯容量从40毫升、50毫升、80毫升、100毫升、甚至150毫升不等。
不过,以上大小不一的主人杯,一概百无禁忌。
毕竟主人杯的挑选要求比较自由,仅需合眼缘即可。
但客用杯不同,考虑到实际待客所需,客用杯的挑选大有讲究。
首先,容量不宜太大。
通常泡茶的盖碗,标准容量是110毫升。
那么在三、四人的喝茶场合下,选50毫升左右的茶杯,最为实用。
用标准盖碗泡茶时,每道茶汤的数量介于100毫升上下。

平均分成3杯,即是30毫升左右。
此时,用50毫升的茶杯装茶,刚好符合“茶斟七分满”的要求。
其次,最好能成套购入。
待客喝茶,最怕出现厚此薄彼的情况,显得怠慢。
因此,在为客人准备茶杯时,最好是选成套的。
要不然,往茶桌上摆上一排茶杯,器型高矮胖瘦不一,着实不妥。
成套买入6组杯、8组杯、12组杯等,归纳在茶室一隅,等待客时再取出来用。
如果说,遇到交情特别好的朋友。
还可以专门为对方挑一个“专用杯”,更能体现出自己的心意。

最后,茶杯的材质以细瓷为上。
细瓷在茶具界,是高配。
选瓷质的茶杯喝茶,有很多实用好处。
其一,它表面光滑,方便清洗,底部不会留下恼人的茶垢圈。
其二,它不像粗陶那样有颗粒感,人人都能接受。
其三,釉面光洁的细瓷,不会吸附茶香,更能喝到一杯原汁原味的茶汤。
其四,它的风格多元,可素白、可手绘、可描画、可写字、可青花、可加入多变釉色……能满足不同年龄段对于茶具的审美。
其五,细瓷茶杯的内壁,大多是瓷白。白色百搭,能与茶汤颜色相衬,不管熟普的红浓汤色,还是白茶的浅杏茶汤,都能与它搭配得极好。
其六,白色的茶杯内壁,便于观察茶汤的纯净度、透明度、是否带有浑浊沉淀等,能辅助判断茶叶品质。
一言概之,瓷质的茶杯,才是品茶鉴茶的最好选择!

《5》
茶杯的材质,以白瓷为主流。
当然,除了白瓷外,还有着琳琅满目的丰富选择。
比如,简约风的玻璃茶杯。
玻璃,质地透明,能一览无遗地观察茶汤颜色。
不过和瓷器相比,玻璃茶杯缺乏了几分质感和韵味。
比如,粗陶茶杯。
然而,粗陶毛孔大,容易吸附茶香,并非上选。
比如,紫砂茶杯。
紫砂材质的茶具,不管是紫砂壶,还是紫砂杯,都具有温养、把玩的作用。

经过茶水的滋养后,紫砂茶器会日愈温润有光泽。
但是,紫砂同样存在容易吸附茶香的缺点。
此中利弊,需要谨慎取舍。
茶香,对一杯好茶而言,占了不少的份量。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饮茶品茶,闻香能让喝茶过程更添乐趣。
考虑到喝茶闻香所需,在挑选茶杯时,杯口不宜太敞。
当杯口直径过大、过于宽敞时,意味着它的聚香效果差。
茶汤内凝聚的香气分子,很容易四散而出,飘逸到四周的空气里。

而用窄口的杯子喝茶,更利于闻香。
小口喝入一口茶汤,茶香随之送入口中,留香持久,满口生香。
宋人喝茶,流行用盏。
盏的器型,普遍杯口极宽。
因为宋代流行点茶、茶百戏,讲究在茶盏上以茶沫作画。
好比是,今天的咖啡拉花那样。
要是杯口过窄,宋人的茶百戏就没有了施展空间,成了汤圆上雕花。
所以,回顾宋人喝茶的杯子,你会发现“盏”的盛行。
但此一时彼一时,考虑到现代生活的饮茶习惯,选窄口一些的茶杯更实用!

《6》
红楼梦里,妙玉在嗔怪宝玉时,留下一句评茶经典。
“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驴了。”
有讲究的喝茶,贵在细品。
有仪式感的品茶,落到细节处,在茶杯的挑选上就大有学问。
茶杯的容量,不宜过大。
一来,模样过大的杯子,显得造型笨重,与精心布置的茶席风格不搭。
二来,品茶历来讲究小口细啜,而不是大口牛饮。
用精致小巧的茶杯装茶,用“三龙护鼎”的手势,举杯饮入。
从细枝末节处,方能体现出风雅的饮茶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