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一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333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2856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40906个乡级行政区划单位。
在这些行政单位里,容纳了大约941.4万家餐饮企业、创造了4万亿的餐饮规模。尽管2020年受到疫情这个“黑天鹅事件”的影响,但是连续几年来看餐饮总体发展是继续走高的。

特别是2021年,越来越多其他行业的优秀者加入到餐饮界,本行业的“餐二代”逐步入场,让餐饮行业整体的迭代升级速度加快。一二线城市的餐饮人接受新鲜事物多且快,对于品牌和营销,自有一套认知和现成的第三方服务机构。
但是,作为全国餐饮市场的最底层、人口数量最多——县级市场的餐饮人来说,他们几乎没有第三方服务机构、也没有太多新鲜事物可供参考。面对着愈发激烈的竞争市场,显得无助。
作为一个扎根餐饮行业品牌营销人。
今天,我想谈谈关于县级城市餐饮品牌营销。
由于大多数县级城市的餐饮管理者,对于品牌与营销的理解高低不一,在这里我就不做系统性的长篇大论,就把我这两年对县级城市餐饮市场的理解,和我主导的一些餐饮品牌策划过程中的经验,做成30条观点,与大家分享。不一定对,但是值得参考。
1、以前开饭店,比的是谁家菜好吃;现在比的是谁家更懂消费者。
2、菜难吃,最多让这一桌客人不会再来;但是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一家店说倒就倒。
3、做餐饮,好吃是重要的,但是让顾客吃好更重要。
4、别怕大品牌入驻本地市场,只要他们价格下不来,慢慢都会死掉。
5、本地人美团点评用得少,不等于没人用。10%的比例X10万人,就有1万个客户,够多了。
6、美团点评虽然要花钱,但,是值得的。少做代金券,多做推广通。
7、别觉得美团点评就是卖团购券的,它的用处很多,花点时间认真学习一下,对门店的收益立竿见影。
8、不要迷信所谓的网红直播带货,餐厅的辐射半径很小,大炮打不死蚊子。
9、如果预算充足,微信朋友圈广告可以试一试,效果还不错。
10、用喇叭喊的广告车虽然很土,但是很有效。
11、大城市的东西不一定是好的,许多县级城市有着自己特色美食,把它结合当下主流人群的喜好,进行改良创新,一样能赢得市场。
12、如果企业不打算出本地,品牌的塑造可以往城市名片的方向去靠,把自己当成本地人请外地客人必去的餐厅。
13、县级城市消费者没有等位的习惯,而且晚上结束的时间早,所以不要迷恋翻台率,桌数小的餐厅不适合,在成本接受范围内,尽量多放点台子,拉动营业额上限。
14、奶茶已经刺刀见红了,除非你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否则别趟这个混水。
15、新店谈不上品牌,但是做一些设计,尽量让“品牌感”足一点,起码像个品牌。
16、好的门头设计贵、造价也很贵。但是让自己成为最“亮”的仔,很便宜。
17、餐厅的空间设计师,一定要请专业的,起码曾经做过餐厅的设计师。不要请做家装的设计师,这里面坑太多。
18、县城做的是熟客和回头客的生意,不建议开业就爆,除非老板能保证每一桌客人来店里消费都能满意而归。慢慢养,生意长着呢。
19、县级城市,生意好的餐厅,儿童+年轻女性比例高。因为小地方的人结婚生子的年龄比大城市早。
20、过去本地新菜大多是从大酒店里流出来,现在大酒店新品研发的速度变慢。这就给本地中餐馆一个市场空隙。
21、菜品的器皿上值得花点心思,同样是家常菜,有干冰的就要比没有干冰的更能抓客。
22、当地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这三个群体的年轻人,他们喜欢吃什么,就代表这座城市未来的餐饮趋势。
23、县级城市公务消费市场只会越来越小,盯着这块市场,迟早会被关系户踢出局。
24、小地方人情世故重,多一些包厢很有必要。
25、餐厅做活动不是一定非要打折促销,送一些实用的、带有企业logo的实物礼品,比如:充电宝、保温杯等。亲测有效。
26、不要依赖熟人朋友亲戚来捧场,他们来了你既要给好的服务,结账的时候还要给打折,细算下来,并不划得来。做生面孔的生意,性价比最高。
27、切勿迷之自信,本地再老的店,依然有很多人只吃过一次、没吃过、甚至没听过。隔三差五、时不时做些广告宣传,很有必要。
28、农村几乎没有人了,人都搬城里住了,他们属于这座城市的“新常住人口”。你不主动宣传,他们凭什么知道你?
29、县城的教师是个天然的KOL群体(意见领袖)。
30、开在街边的餐厅,一定要解决停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