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车长老爷们大家好啊,“今儿天气不错,我们来削弱德系吧!”说是一句玩笑话,却说出了多少德系信仰玩家的痛。纵观咱游戏将近9年的众多版本,德系强势的时期真是一只手都能数的过来,从“团队之盾”鼠爷血量的大起大落再到“午时已到”E-100武器运载车的移除替换,德系承受了太多的不公平对待。今天我们要聊的这台车,哪怕就是在奇葩林立的德系中也是堪称独树一帜,它就是“背锅侠”虎式自行火炮。
研究虎式自行火炮
重炮,更多的重炮!
自从火炮加入战争后,人类对火炮射程和威力的追求就再也没有停止过,因为大炮的魔力实在是太强了。中国明朝万历年间的壬辰战争(日本丰臣秀吉侵略朝鲜,明朝出兵打击日寇)中,明军装备的火炮在第二次平壤城之战里发挥了巨大的效用:在距城5里许,诸炮一时齐发,声如天动,俄而花光烛天”,…“倭铳之声虽四面俱发,而声声各闻,天兵之炮如天崩地裂,犯之无不焦烂……”此战歼灭日军一万多人(一贯喜欢自吹自擂的《日本战史》也承认日军减员11300人),而中朝联军死伤不过2000人,火炮的强悍可见一斑。
但是重型火炮的运输始终是个大问题,法国人在20世纪初期迷信自己的轻型“法75”野战炮(就是李云龙的“意大利炮”),认为轻便而且射速极快的该炮可以痛揍德国“泡菜佬”。然而接下来的一战堑壕战可被德国重炮教做人,德军采用150mm以上口径的重型榴弹炮,在远程对法国炮兵发动毁灭性的压制射击。可重炮好是好,它的机动性实在是太差了,以上图的210mm 毛瑟 16榴弹炮为例,该炮重6.6吨,靠畜力勉强可以机动,至于更大的420mm“大贝莎”重量超过40吨,只能靠机械拖带。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自行火炮的概念还没有广泛传播开来,甚至说是尚未成型也可以,这一时期火炮和承载底盘之间的矛盾在于没有足够强大的底盘来驼载重炮,只能选择拖带方式。自行火炮是有的,但搭载的都是75mm、105mm这样的“小口径”火炮,因为也没办法在T-26或者是I号坦克上扛一门203mm的重炮。但是随着战争的演变与坦克装甲车辆的进化,将重炮挪到自行底盘上逐渐成为了现实。
传奇源自克虏伯
在战争进行到白热化的1942年,克虏伯公司提出了一种拥有一定装甲防护的自行火炮的想法,克虏伯认为这种自行火炮应该能驼载170mm乃至210mm的重型火炮,同时具有一定的防御能力,这使得在前线部署重炮成为可能。这两种不同口径的火炮是有现货的,只是需要找一个合适的底盘去驼载它们。
第一种火炮是克虏伯在210mm的毛瑟16重型榴弹炮上改造而来的170mm口径K18加农炮,它使用了和毛瑟16榴弹炮相同的炮架和驻退复进系统,只是火炮身管达到了更长的8米,口径变成了小一点的170mm,这是德国国防军在1941年寻找远程火炮时克虏伯及时交上的答卷,国防军对这种射程达到29公里的重炮非常满意。
尤为可贵的是,这门强大的170mm火炮还配有风帽穿甲弹!PzGr43穿甲弹的弹头重达71公斤,炮口初速虽然只有830米/秒,但是在1000米的距离上它对30°放置的靶板穿深达到了恐怖的255mm,这个数据别说是二战车辆了,就是战后10年内的所有量产坦克也基本无法挡下这么一发炮弹,顺便咱游戏中的大百突上那门170炮,原型就是这门K18重型加农炮。
至于火炮的老本行“炸!”呢,170mm K18也毫不含糊,该炮配发使用两种高爆弹,一种是标准的Gr 39高爆弹,弹头重68公斤,最大射程是28公里。另一种是增大射程的远程高爆弹Gr 38,弹头重62公斤,换装了更好的风帽,最大射程提高到29.6公里。
170mm K18加农炮和它的前身210mm 毛瑟18榴弹炮拥有一套独门绝技:二者的炮身上集成了一套双重制退机构,第一套是火炮身管上的液压缓冲管,第二套是炮架下方的滑动轨道。火炮开火时首先把后坐力转移到液压缓冲管上,经过液压缓冲管削弱的后坐力再转移到下方的滑动轨道上,这样后坐力经过双重削弱后已经比较小了,配合上插在地里的支架驻锄,火炮发射时基本不会产生任何移位,这对快速进行第二次射击和提升火炮精度来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对于武器而言,尤其是火炮来说,优秀的性能往往会带来更大的尺寸和重量,K18也不例外。K18的火炮身管长达8米,运输重量高达23吨,而且需要十几个炮手伺候它,还需要辅助的弹药运输车与牵引车,进入阵地-准备射击-撤退所需要的时间也很长。大炮实在是一种昂贵而且精密的武器,一旦战局不利,哪一方面有所欠缺,珍贵的大炮往往会被炮兵丢弃,所以盟军到后期也缴获了很多被抛弃的K18加农炮。
底盘的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克虏伯公司还是太乐观了。1942年的5月份正是亨舍尔和保时捷为了虎式选型而“争风吃醋”的时候,此时德国唯一能用的、正儿八经的重型底盘也就全都指望这个“虎式”了,然而这个时候的“虎式”底盘存在很多问题,亨舍尔和保时捷互相竞争使得坦克的细节指标一变再变,克虏伯也不得不被牵着一块儿“朝三暮四”。
游戏里面多出来的那台“虎”P自行火炮(这台车在游戏里的存在意义就是坑你的经验和时间,外加把自走E顶到10级去)就是克虏伯其中的一个方案,即以保时捷虎式作为底盘的自行火炮,但是后来保时捷虎式在试车场非常丢人导致订单最终给了亨舍尔。亨舍尔首先推出虎式,之后再是虎王,而克虏伯公司就是在虎王原型车VK45.02(H)的基础上制作出了“虎式自行火炮”。
是的没错,虎式自行火炮的底盘并不是虎式,而是虎王的底盘加了2对负重轮。但是战车的装甲却被显著的削弱(原型车首上装甲只有50mm,而且还是软钢)了,这倒也无可厚非,毕竟自行火炮也不能当成坦克来用,它们比坦克贵得多而且更娇贵。
“黑锅”炮架的问题
自从游戏中有“虎式自行火炮”这车开始,一个问题就一直萦绕在广大车长的心中:虎炮车屁股上那口巨大的“锅”到底是干什么的?咱今天就把它给讲明白!这个问题想要解释,还要从虎炮真正的操作方式上说起:
上图是使用170mm炮的虎式自行火炮模型,展示了车载火炮射击状态下的样子,车尾的那块长方形物体是火炮的尾部制退驻锄,要开火的时候事先把它抵在地面上,借以稳定车体,对抗火炮发射带来的后坐力。
而虎式自行火炮实际上不仅可以当作自行火炮,它还可以当做“机动炮架”,即把火炮驼载到预定射击位置,然后将车体上携带的火炮给“抽”出来安放在地面上。安放在地面上之后,170mm火炮就可以把炮身正下方的圆形基座当成转台,火炮可以在这个转台上进行旋转,借以获得全方向的射界。这并不是在“虎式自行火炮”上才有的独创设计,这个炮架本来克虏伯就是这么设计的,只是现在可以装进车里,折叠起来的时候就是下图的“行军状态”:
游戏里面所有的自行火炮,都是行军状态,在这个状态下它们的火炮驻锄都是收起来的,细心的车长老爷们也可以关注一下261工程、T92、M53/55它们车尾挂着的那个“大铲子”,它就是火炮制退驻锄。但是,虎式自行火炮这个独特的设计和它们不同,所以虎式自行火炮车尾顶着的这口“大黑锅”实际上只是那门火炮的旋转支座,不能简单地称作火炮制退驻锄,二者有明显差别。
“虎式陌路”
1944年9月25日,克虏伯报告说虎式自行火炮原型车将在年底完成,帝国军备部长阿尔伯特·施佩尔也做好了在1945年1月向希特勒展示的准备,并且打算随后每个月生产2台送到前线去。但是紧接着盟军对埃森的轰炸断送了这一切,克虏伯打算将原型车送到帕德伯恩地区的哈尔斯滕贝克去,在那儿有亨舍尔的第96号坦克工作站,可以继续完成原型车的组装。1944年12月22日,虎式火炮原型车抵达工作站,开始装配工作。
但是留给第三帝国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仅仅4个月后,美军就占领了哈尔斯滕贝克,美国人惊奇的发现这里堆满了各种装甲车辆的原型和部件,他们将这里称为德国的诺克斯堡(美国陆军装甲兵之家),而组装了不到一半的虎式自行火炮原型车,就静静地躺在车间里。随后赶到的英国人在这里拍摄了不少的影像记录:
盟军技术人员发现,这台原型车的状态并不是太好,它的行走机构上没有履带,部分负重轮摇臂没有安装,坦克发动机的供油系统和冷却系统缺失。
虎炮最后的疯狂:305mm炮保卫柏林
虎式自行火炮最后一个版本,是安装斯柯达生产的305mm火炮,它的老底子是斯柯达一战中生产的305mm舰炮和岸炮,它现在只存在于画家的幻想和模型厂商的产品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