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跌破发行价,小米真的被低估了么?压住小米股价的五座大山


上周五,随大盘疯长的小米股价终于摸高到了两年前17港元的发行价之上,但本周就又跌到了16.5元以下。虽然相比一年前的最低点,小米股价已经涨了近一倍,但仍然与一些人的期望相去甚远。

“让首日买入公司股票的投资者赚一倍”,雷军的豪言犹在耳边,但看来还需要再等待很长时间,好在雷军没有给他说的话定一个期限。

在小米路演时,小米管理层面对机构投资者,曾不遗余力地灌输小米不是硬件消费品公司而是一家有着自己硬件生态体系的互联网公司,小米的模式应该是腾讯*苹果。但现在小米40倍左右的市盈率,俨然还是被市场按照一家零售公司在估值。

绝不是只有成为上千亿美元估值的公司才能称得上是一家优秀的公司,从任何一个角度看,小米都无愧为一家非常成功的企业。只是,小米可能遇到了自己的天花板,而这块天花板,也许最开始确实是不存在的,或者说是看不到的,但随着市场的变化,在很多因素的夹持之下,它出现了。这些因素包括:

第一:主业发展遇到瓶颈

小米手机在2019年的出货量为3880万台,市场份额从2018年的12.4%下降至2019年的10.5%,同比下降了21%,排名中国市场第四。而到了今年5月份,小米在国内的市场份额更是下降到了8.25%。虽然小米在包括印度在内的海外市场也有不错的表现,可一旦竞争对手发力,是否类似的情形同样会在海外市场发生呢?

第二:品牌没能形成壁垒

小米的品牌形象似乎一直不够高端,2011年1999元的小米手机,2013年2999元的小米电视,2015年69元的小米手环,等等,都是以主流配置但超低价格作为核心卖点的。随着企业越做越大,运营成本不断飙升,小米产品的性价比已不再明显,而真正能形成品牌壁垒的只有高端奢侈品牌,因此以小米的品牌定位,是很难在与各种网红品牌的竞争中占到什么便宜的。

第三:缺乏核心技术壁垒

相比腾讯阿里的软件技术、相比华为大疆的硬件技术,显然小米在核心技术层面是有所欠缺的。不是说小米没有技术,只是说小米的技术还难以成为自己独特的优势更别提壁垒了。而缺乏技术壁垒,就只能依靠营销来弥补,但小米这几年的营销一直不温不火,线上营销似乎仍然停留在五六年前的思路和玩法,还固守在微博上做营销,而线下营销又不敢像OV一样大刀阔斧,其结果也自然反应在了销量上。

第四:产品没有形成生态

小米旗下虽然有大量所谓的“生态企业”,但大部分产品只是有了一个品牌授权,或者拿了一份小米的投资,其实仍然都是各自为战的。而所谓的彼此连接,也是基本不具有排他性的松散组合,其实根本没有形成强壮的生态,谁离了谁都照样可以用。这样的产品生态,几乎没有给竞争对手带来任何额外的壁垒,很容易被各个击破。

第五:智能家居难堪大任

最后就是要说说小米不断宣扬的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了。毋庸置疑,AIoT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但很显然,智能家居难堪大任。大量的AIoT需求,发生在工业、农业、智慧城市等非个人消费领域,而小米在行业AIoT领域的产品布局显然还是太单薄了一些。这也是为什么市场并不认同小米是一家AIoT领域公司,更不会按AIoT公司给小米估值的原因。

不过话说回来,作为一家硬件零售公司,作为众多硬件品牌中还算比较知名的一个,对于小米公司来说,是否已经足够成功了呢?为什么非要追求所谓腾讯*苹果的梦想呢?

再次跌破发行价,小米真的被低估了么?压住小米股价的五座大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