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信用让城市更富足,富足其实是两个词,富有和满足。如果说富有,它是一个城市或者一个省份的硬实力的话,因为它背后代表着GDP,代表着税收,代表着这样一些经济性的指标,这代表硬实力的话,那么一个城市的居民的满足感,就是这个城市的软实力的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我们认为,信用其实是一个城市非常重要的软实力的一部分,同时通过这个软实力,它也可以促进和带动这个城市的硬实力的增长。
在蚂蚁金服和芝麻信用的过去的实践——其实不仅仅是蚂蚁金服的实践,实际上从阿里巴巴创业的十八年来——“信用”这两个字建立人跟人之间的信用体系这件事情,其实一直贯穿于我们的商业模式当中。
首先我想说,没有信用体系,其实就没有今天的电子商务。在2003年的时候淘宝成立的时候,人跟人之间在网上很少不见面就可以买卖东西。当支付宝出现以后,它用了一个简单的担保交易的模式,解决了人跟人之间的最基本的信用问题、信任问题。我们在前几年曾经说过,每天飞奔的包裹,其实既是一份份包裹、快递,背后也代表信任,每天都在发生。而这个从2004年的支付宝的担保交易开始。所以我们说,支付宝尽管叫支付宝,其实它应该更准确地叫信任宝,它解决的是人跟人之间的信任问题。
在互联网这样一个虚拟环境虚拟空间里面,怎么让人跟人更信任,我把钱交给你,你把货交给我,我们从2004年开始探索。通过信任体系的建立,我们看到中国的网络消费在全世界达到了第一,而网络消费占比在社会零售占比达到了15%,这个发展速度是非常惊人的。我认为,阿里巴巴、淘宝的实践,证明信任体系的建立对于今天的规模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我们再看过去这几年的支付宝和芝麻信用的实践,其实我们注意到有这样几个现象。一个是无现金社会为信用城市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土壤,让便民支付数字化,让城市服务数字化。今天带着手机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加油、消费甚至是办理签证、证明,我不需要再出去。上次徐立毅市长提到,只出一次门只跑一次,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其实我们今天在手机里面,通过无现金的实践我们已经达到了这样的效果。我们看到,在今天的夫妻创业店或者是买地铁票,或者是去医院这样的一些场景当中,其实已经完全可以用非常方便的数字化的方式去解决。这个为创造信用城市,其实是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第二个方面,除了在个人的消费领域和个人的生活领域,我们也看到了信用社会和大数据的发展,帮我们提供了一个信息甄别的机制。通过这样的一种机制,我们的小微企业和创业者可以更容易拿到贷款。因为像这样的小企业,它很难通过抵押通过硬的资产的抵押这样的方式去获得贷款。今天的信用积累,通过数据对它的识别,完全可以拿到他需要的启动资金。
今天蚂蚁金服我们的小微贷款网商贷款就是基于这样的纯信用无抵押无担保的贷款,平均贷款余额每一户只有两万多将近三万块人民币,所以是非常小额的。而这样的小额贷款背后的纯信用的担保体系就是基于大数据,基于互联网行为,基于我们今天的技术推动所带来的信用体系的积累。第三个方面,我们看到对信用的需求也体现在现在城市生活的每个角落,在外面的展台,我们也体验了一下,包括现在大多数的城市里的居民也都在生活的每个方面,也都每天无时无刻不在体验这样的便利。比如说免押金的租房,免押金的骑行小黄车,就是今天你只要通过你的芝麻信用分达到多少,只要用扫码就可以开锁骑了就走,而不需要交押金。所以整个共享经济背后,其实最主要支撑它的就是这一套信用和信任体系。
我们通过上面的一些实践,对信用体系的理解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个是信用体系其实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石。整个经济和商业活动,它的信任和契约,或者说得更商业化一点,这种契约的机制、契约关系,是整个经济和商业活动的一个基础。而信用是衡量这个契约和信任机制的有效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我们今天看到,其实信用体系或者信任体系的建立,它不仅可以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方便感,同时我们也注意到非常重要的一个信号是它可以降低今天的一些小微创业者的门槛,可以让他以更加没有负担的方式进入到创业的领域里面。比如刚才提到的,前面各位领导提到的创业者,他可以在信用良好的情况下,可以免掉很多的手续,可以更轻松地拿到贷款。我们看到这样的事情其实是可以更加方便、更加快速地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二个理解就是,其中城市又是信用体系的最佳的载体。我想这很好理解,因为城市是经济和社会关系的一个非常聚集的汇聚点。城市服务的数字化也为信用体系的发展提供了土壤,也可以将信用的需求,就像前面讲到的共享经济的所有的形式,可以以一个非常高密度的方式,把它体现和贯彻在城市里的角角落落,给人带来方便感,从早到晚基本上你都可以享受到,所以它是非常聚焦非常密集的这样一个信用的载体。而我们也注意到,信用体系建设的最大的挑战其实在于这两点,就是怎么让信用可以真正的可信,以及让它有价值,而不是停留在概念和理想层面。我们注意到以前都说让诚信的人如何如何,或者信用诚可贵,这种价值感都是在说,如果没有办法让普通人让每个创业者在每天每时每刻感受到的话,说得再好、理论框架再完善也不是有用的。而它的可信度又关系到信用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所以我们认为,未来信用城市的打造当中,信用体系的可信度和有用性是最关键的两点。也就是要解决信用体系当中的不对称的难题,也就是让守信是有收获的有价值的,然后让失信是有成本的有代价的。我们下一步的信用体系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在这里也简单分享一下。
第一个就是我们注意到,每个人和企业会不断地增强信用意识,因为它已经不再是一种意识,跟每个人获得服务的质量,创业就业付出的代价,都会越来越密切相关。特别是我刚才听了连主任的报告以后,我是学到很多,看到了整个今天国家对于整个信用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在全国那么多的城市和省份,已经有这么多的事情在发生。网站,然后行动,包括榜单,都在开始密集地发布,我们可以预见到,这一定是大势所趋。它不但是信用意识的全面的唤醒,而且它也会沉淀为一种非常可视化的信用积累,或者是以积分或者是某种形式的体现。我们也看到这里有一个趋势图,个人信用意识的指数变化趋势图。2016年一年当中的增速还是非常快的。个人信用指数是什么?它背后的指标因素是说,每个人有多大程度关注自己的信用分数或者是信用积累,或者说他关注的点有多宽,他主动去查询,我们就是跟浙大组成了一个联合的研究小组,通过分析之后得出了这样的走势。越来越多的人,包括一些创业者,包括普通人,越来越关心他的信用指数、信用的积累情况,他会主动查询,主动看我的情况到底怎么样。我想我们每个人在生活当中都有这样的经历,比如说哪个月的信用卡忘了还,或者是卡没钱了,或者是房贷忘了交,你会收到催收的通知,你会加快把这个钱还上,避免出现信用污点。这样的趋势也在越来越快的发生。
第二个趋势,信用本身将越来越可信。我们看到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发展,它为我们获取这样一些,掌握这样一些行为,其实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它会让信用体系的有效性进一步增强,同时它更加多维,更加精确,也更加实时。它不再是死数据。有的时候,过去我们可能也会有一些信用积累,但是很多年没有变化。由于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发展,为我们可以实时全面动态地掌握这样一个信用的趋势,其实是提供了很强大的技术支撑。
第三个趋势就是信用本身也将会越来越有用。这里也举了一些例子,我再说一次,刚才外面的展台也演示了部分的信用本身为我们带来的便利和创造的价值。比如说我们在租车在租房在骑行在酒店,这样一些场景让我们的体验和价值感更强。它主要的可以归纳为一句话,信用免押金。你只要有信用,你可以不用交押金,可以让你的经济成本降得更低,也更加方便快捷。另外我们跟信用司法、借书、签证这样的合作,让每个人知道不能做坏事,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我们也感谢高法对我们的支持,对芝麻信用的信任,我们跟很多法院的合作,我们也看到了,通过跟芝麻信用的合作,很多的老赖会主动地还钱。而在很久以前是找也找不到他的,但是现在他在网上,一旦被披露,在网上很多服务都不能享受到的时候,而且在生活当中可能很难找到他,但是在网上可以有很多方法找到他的时候,他会更紧张自己的信用,他会有一个主动还钱的动作。
最后一个趋势我们理解的是,隐私保护将成为信用体系的基石。这一条其实我想,在整个的信用体系的建设当中,这是非常非常致命和关键的一点。今天我相信,未来市场化的机构参与整个全社会的信用体系会越来越多,但是对于信息和数据的隐私保护能力将成为各家机构非常重要的一个能力。这个能力不但是一种技术实力的体现,也是一种社会责任的担当。没有这个过硬的隐私保护,就不可能有用户的信任,也不可能有机构信任人,也就没有办法建立起健康的信用体系。而这样一种隐私保护能力背后,除了良好的意识之外,你还要有很强大的技术能力、风控能力。所以我们看到,我们对隐私的理解,也是由很多能力组成的。比如说数据的脱敏,在访问的时候有没有做到足够加密和严格的授权。还有一个就是对异常情况的实时的监测。整个这一套能力也将成为信用体系当中的一个非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最后我想总结一下,我们希望每个人都可以,都有权利安心地享受可信有用的信用服务。这也是数据时代每个城市在发展过程当中的最大的红利。第二个就是让信用推进整个社会治理,我们说非常希望回到一种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美好的年代。我觉得在未来整的信用发展当中,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时代是完全可以看得到的。最后一点,信用也是唯一的一个越用越多的财富。但是只有信用会让你越用越多,越积累越多,整个信用体系的发展也会让一个城市的生态更加的丰富,更加的富足,更加的富有。
对于蚂蚁金服和芝麻信用在过去几年当中,我们的尝试只是一个非常粗浅的开始,而今天整个对于中国社会在未来的几十年发展当中,信用经济其实才刚刚开始揭开它的帷幕。在过去两年当中,有将近3亿的用户开通了芝麻信用,但是其实也只是完成了一个初级的意识唤醒和市场教育的这样一个工作。随着未来技术的进步,我们要探索的空间和面临的挑战以及难题会进一步增加。我想不仅仅是在金融领域,在整个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实它是需要很多不同类目的专家学者以及政府各级领导部门共同共建整个信用社会。我们也期待通过这一次的论坛,也是一个美好的开始,可以让这样的讨论这样的共创,可以让它这样密集的发声,可以聚集更多优秀的脑力,共同开启整个中国信用社会的美好旅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